翼达速录为全国院校开设文秘速录、书记官、司法文秘、提供翼达速录设备、根据相应课时提供具体培训方案。一方面提高院校学生速录成才率、提高就业率,另一方面缓解市场上速录人才极其短缺的状况。
一、社会上速录人才需求旺盛。
全国文秘速录的人才缺口已达到25万左右,仅北京就有5—6万的缺口,每年平均参加秘书考试的人数在8—10万人左右,但其中1/3没有达到速录水平,高级秘书缺口为2万。速录文秘供不应求。 北京国美电器为领导招聘3名速录人员,要求学历大专以上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或等级证书,速记速度 140字/分钟,准确率达到 95 %以上;结果用了半年时间才招到。
江苏法院2016年下半年103家法院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聘用制书记员1146人,要求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计算机速录技能测试不低于120字/分钟(听打)。
随着书记员管理体制改革的进行,立案登记制度的实施,各级法院案件量不断攀升,对书记员的需求不断增大。
二、速录培训现状。
现有的速录技能培训现状学习难度大、设备昂贵、成材率极低。现有的培训成材率低导致了几年来市场上速录人才短缺的情况,人才培养的速度远远赶不上需求增长的速度。
虽然近几年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速录课程,但学校对速录课程的培养目标认识并不充分,浮于表面化,表现在并没有认真地分析学科特点、毕业生就业渠道、师资队伍等,片面地以为开了课,买了速录设备,建立了速录实训室,就可以培养出大批速录人才,而实际情况却是由于现有速录机技术学习难度大学习周期长成材率低而培养出大批速录人才,仅仅停留在培养出极个别速录精英人才,结果往往导致半途而废,成为法律文秘速录教学过程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普通高职院校来讲,作为文秘的一门课程,它的课时数一般为每周4~8课时。而用速录机培养是远远不够的。
使用传统速录机技术经过10-12个月专门全天的培训,方有可能成为速录专门人才,达到中高级速录师水平。而这10-12个月,以全天候封闭练习为佳。目前尚无哪所高职院校会在法秘人才培养中专门辟出一段固定时间进行速录培训。绝大多数院校采用速录与其他课程同时并进,并只在一学期或一年中开设。以某学校为例,法律文秘从一年级下学期开设至三年级上学期,每学期18个课时,即每周2节共9周,比起其他同类院校,已数课时安排较多的。粗一看,课时似乎不少,共四个学期72课时,但学生上机时间断断续续,刚刚练熟一点,就结束了本学期学习,经过漫长的休息,下学期再上,几乎全部忘记编码,手指也不再灵活,又要从头再来。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达到学习目的,90%以上的均无法达到合格水平,更不要说获取速录师证。即使有岗位需求,因为能力无法达到而望洋兴叹。以广州为例,某基层法院近几年每年连续招聘法庭速录员,此院校的实习基地常会第一时间告知,但由于此院校的法律文秘学生水平不足,只能忍痛放弃。